记一个卖茶的朋友

记一个卖茶的朋友

嘲噱散文2025-04-13 01:02:17
产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我喜欢安溪的铁观音,正因为如此,我得以结识一位朋友--来自安溪的阿城。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替他做广告,而是
产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我喜欢安溪的铁观音,正因为如此,我得以结识一位朋友--来自安溪的阿城。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替他做广告,而是要纪念他这位平凡的社会中的一员,他已经去世两三年了,可是在我脑海中仍然印象很深,久久难以抹去。让我觉得应该为他写一篇文章送给他。
大约在七八年前吧,那时候铁观音又成为人们推崇的一种饮品和礼品。逐渐有些安溪人,走出大山,来到沿海经济区开起茶店了。阿城就是其中一个。
那里我朋友多,应酬也不少,一年要买100来斤茶。那时茶不是很贵,但算起来总得要2万元以上,算是“大客户”。阿城是安溪本地人,对茶颇有研究,人也好客,自然,“一回生,二回熟”。我的生意没多久全在他那了。有时候,没事时总要叫我去他里喝茶聊天,虽然说是生意上的关系,其实也就成了朋友了。
有空时阿城向我讲述他的经历。
(一)深圳打工,入不敷出。
八十年代的福建,经济不好。相对之下,深圳早开放,工厂很多。很多福建年轻人一涌而下,到那里打工。阿城就是其中的一员。
那时候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很差。一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吃不好,睡不好,每个月也只有两三百元的工资。但是阿城吃苦耐劳,好不容易坚持到时年底。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阿城就和朋友买了车票,准备回家了。
回家总得带点礼品吧?但是,微薄的工资只能维持他简单的生活,阿城实在没什么钱了。想来想去,只能向朋友借了50元钱,买了一条“三五”香烟,就这样回家了。
那时的安溪还相当闭塞,出门打工的人不多。在家的朋友听说阿城回家了,过来泡茶聊天的人不少。阿城一边给他递烟,边和他拉家常,聊到深夜。
朋友们回去后,阿城的老爸偷偷问他:阿城,打了一年工,今年剩下多少?
阿城红着眼圈,几乎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最后只能实话实说:没赚到钱,还欠朋友50元。
景气不好,有什么办法呢?父子俩只能相对无言。
(二)四不象
阿城辗转了好几个地方,大多是打苦工的。烧荒山,种果树,做小工,开摩托车载客,干过好多行业。
直到后来结了婚,又有了一些积蓄。
他决定自己搞点小事业。后来他发现搞运输不错,但又没有太多钱,就花了2万多买了一部拼凑车。那是一种特能载重,既不是汽车,也不象拖拉机、更不象三轮车的群众自制“四不象车”,时常在一些乡间小路上“撒着欢”似的载重挣钱;行驶路上,极不安全,实在让行人担心受怕。那是用旧车发动机和钢铁焊接出来的,因为形状颇感怪异,人们习惯称之为“四不象”。农民没钱买正规的车,只有用这种车运土方或石块。
从此阿城就有了自己的固定的生计,收入也不错。阿城的老婆这几年也表现不错,为他生了三个男孩。
虽然一直不是很富有,不过也过得顺当当的。
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情又改变了阿城的人生。
(三)六盒彩
六盒彩本是香港的一种博彩游戏。曾几何时,这种东西变成一种赌博,弥漫了中国大地。地下“六盒彩”席卷福建,根据网上传闻,闽南地区县级以下几乎全民皆赌。除了香港人和台湾人之外,广东人和福建人中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庄家。
刚开始时,很多人对此事嗤之以鼻,认为那是骗人的把戏,随着中奖的传闻越来越多,加上诈赌的“东家”恶意的宣传,渐渐的人们入了迷。有些人赌地下“六盒彩”赌疯了,不但没心情工作,还借高利贷,弄得负债累累,甚至上吊自杀。
阿城本来也会小赌,一天输赢几块,并不能改变他什么,只能当作是无聊时的消遣吧。但是,自从有了“六盒彩”以后,阿城就陷进去了。
就像很多参赌者一样,刚开始都有有小赢一些,渐渐越赌越大,到后来输光了本钱。
阿城只能把心爱的赖以为生的“四不象”贱卖掉,然后逃也似地走出安溪。靠朋友的资助,阿城在我家乡附近开了一家茶店来维持生计。
(四)QQ轿车
阿城也有自己的轿车梦。
有一次,他和朋友相约去赴宴。可是这个朋友有车,阿城没有车。本来说好开车来接他,不想有车的朋友变卦了,找个理由,自己赴宴去了。留下了沮丧的阿城。
遇上这样不仗义的朋友,阿城也是有志气的人,决意自己买一辆车。
于是他挑选最便宜的QQ,借了高利货,终于圆了小车梦。从此,他利用空余时间,边跑近途出租的生意。
(五)酒瘾
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劳动之后能有一个浴缸泡一泡身子,身子就会感觉到无比的舒服,如果能再酌上一杯小酒,配上三两碟小菜,那无疑是
一种高级的享受。
阿城在长期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中,逐渐养成了喝酒的习惯,甚至于上了瘾。久而久之,这个瘾终于要了他的命。
那一年过年前后,在一次醉酒后,可能引发了急性的疾病,他终于走了。告别了他心爱的QQ轿车,他的茶店,他的妻小。
阿城的茶店由他辍学的儿子继续经营,他的妻子在旁帮助着。我时常看到一个瘦小的青年熟练也操作着茶艺,虽然瘦小却神采奕奕,信心十足,那就是阿城的儿子——那间茶店的少东家。
清明时节,为阿城口占一绝,以为念:
当年煮水论香茗,雅阁奇韵坐客惊;
今日不见金城君,夜来薄酒对谁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