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中年,老年

童年,中年,老年

枯木逢春散文2025-03-22 21:14:38
童年时,我在沙滩上捡拾贝壳,一天就捡到无数的喜爱与欢乐。我把贝壳拿回家,把它们晾晒干,然后用我的蜡笔给它涂抹成小猫脸、小虎脸、小鸡和小鸭。这样,时间就被童年的单纯与快乐冲洗得非常干净。我在春风习习中,
童年时,我在沙滩上捡拾贝壳,一天就捡到无数的喜爱与欢乐。我把贝壳拿回家,把它们晾晒干,然后用我的蜡笔给它涂抹成小猫脸、小虎脸、小鸡和小鸭。这样,时间就被童年的单纯与快乐冲洗得非常干净。
我在春风习习中,折了一根黄绿色的柳条,做了一个个小笛子,虽然有的弄不响,但我不气馁,直到做出响亮的小笛子。吹呀,吹呀,吹得我的脑海里、我眼前的小村庄全是快乐的节奏。
刚下过一场夏雨,我在润湿的空气中,兴冲冲地拿起笊篱去我家旁边的小河坑去捞鱼。捞了一下,是七八个小虾,虽小,也是无谓的惊喜。又捞一下,是失败后顿生的希望。突然,捞着几条小肉鱼,活蹦乱跳的,我的心也是那样。记得有一年夏季,天气有点热,河里的大虾都漂上岸边,我一捞就是一笊篱,一捞就是一笊篱,美死我了!因为70年代初,我们粮食不够吃,在吃不饱的年代,能吃到妈妈用大铁锅煎熟的香喷喷的鱼虾,真是无比的快乐。那个夜里,我在捞鱼的回忆中睡得香甜。
小学四年级时,我和小伙伴下午放了学,就背上小背筐去田野打野菜。那时,地上的野菜五彩缤纷,一会儿打一些蒲公英,一会儿打一些苣荬菜,一会打着了薄荷菜……可美了!一边打着菜,我和伙伴就一边聊天,谈谈班里同学的表现,谈谈老师的表现。我们谈得忘我,也忘记了时间。我看到月亮升起来了,我问伙伴:“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她带着甜美的笑说:“我想当个老师。你呢?”“我呀,”我指着圆圆的月亮,“我想飞上月亮探索探索……”
童年,带着梦的童年,时时开放快乐与梦想的花朵。童年啊童年,何时还能返回?
转眼,步入中年,我整天拖着一身疲惫与矛盾走回家中,家里还是那张床、那叠被、那张桌,还是那平凡不能再平凡的丈夫。没有新奇的问候,没有创新的生活感受。厌烦吧又舍不得离去或没法离去,只好又带着一身的平淡与厌倦踏上上班的征程。人生的灾难与挫折又降临我的头上,人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丈夫出了大车祸。那些日子里,我简直快活不下去了,做人好累。上班的压力又像块巨石压在头顶,我就是巨石下的蜗牛,无力地爬动……那时,觉得生活没有了翠绿的春季,繁花的夏季,丰硕的秋季,洁白清朗的冬季,一切都是灰沉沉的天气。我也拿起背包去旅游,看到荷花,好似早就看过,没有了亭亭玉立的婀娜身姿;看到芦苇,好似没有那份翠绿丰茂,呆呆地在那里接受太阳的暴晒。难道那就是我吗?是我的心情在作怪?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不单是男子四十岁,女子四十也属于呀,应该是“不迷惑、不糊涂”了。我怎么糊涂了呢?
快五十了,该知“天命”了,就是明白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真理,人生的追求,人生的姿态。我在大量读书的过程中,知道:我们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他的一生所遇到的承受的是任何一种生物不曾感知的,如果人的一生一直是顺顺利利的,那他的一生也太没意义,等到老态龙钟时最值得人回忆的往往是最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事情,人都有不顺的时候,这时一定要冷静下来。该做的事情要一步一步去做,相信,美好的结局必定会回来的。即使不是非常的完美,我们要降低“幸福”的标准,降低“幸福”的要求。
我坐在静谧的树荫下与老人闲聊,那是多么的安谧与舒心呀。我知道了许多人生大事,也知道老了,要关注什么。
晚上我睡觉早,我安静地躺在床上似乎要睡着了,丈夫走进屋,悄悄把被子给我遮盖严实,然后悄悄地走出屋,把门给我轻轻关上,他怕电视的声音打扰我。这不是“幸福”是什么?
“老胡,吃药了吗?”老是怕我忘了,时刻提醒我,这不是“幸福”是什么?
“炒菜你吃吧,专门给你炒的,我不爱吃,我吃小葱。”这不是“幸福”是什么?
保重身体健康,看重夫妻和谐,关注孩子成长,这就是老年的生活目标。不要厌弃生活的平凡,平凡里就是快乐幸福的细节。要学会在细节里感知幸福,学会在细节里给人幸福。
“知足常乐”,这就是老年的生活姿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