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灞柳风雪今何在
很早就听说过“灞柳风雪”,却一直不曾留意,即便偶尔路过,都是乘车,几如风驰电掣,一瞥而过,能欣赏到的也只是灞河两岸远景风光。印象中灞河水挺急,河面也还算宽,只是两岸风景平平,似乎没有传说中那般美。“灞
很早就听说过“灞柳风雪”,却一直不曾留意,即便偶尔路过,都是乘车,几如风驰电掣,一瞥而过,能欣赏到的也只是灞河两岸远景风光。印象中灞河水挺急,河面也还算宽,只是两岸风景平平,似乎没有传说中那般美。
“灞柳风雪”也属于关中八景之一,因“柳”与“留”同音,表示留恋不舍之情,久而久之,灞桥与灞柳成为乡思与离愁的代名词,相传人们从长安送别至此,就算到头了,一般会折下一段柳枝送给亲友,依依话别。
至于为何称“灞柳风雪”呢,每年到暮春时节,微风吹来,灞桥之畔总是绿柳低垂,五里长堤上数万棵柳树迎风摇摆,婀娜多姿,柳絮飞舞,宛如漫天雪飘。这雪,非寒冬漫舞的雪花,而是数万株柳树放飞的雪白色柳絮所致。故自秦隋汉唐起,到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是文人墨客赏玩的场所之一,也因此留下大量名诗,包括大诗人李白也曾有亲题,传为当时佳话。
灞河源自于秦岭蓝谷,横贯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自古以来灞桥重建过多次,位置虽不同,却都不曾留下遗迹,打听到有一座新桥河床下是清代遗址,我径直找到此处,站立在桥边,徘徊良久却不知向何处去。
放眼望去,这段河水已萎缩至不足原来河面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河床都长满了一些高高的芦苇和杂草,河堤离河床约有6——7米高,沿岸都是住家户,路面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宽,大约也就是可以对面错车那种,路况也一般,似乎是碎石子搅着水泥铺就,使用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些错落不平之感。好在打听方位时,遇上了当地一位健谈老人,他兴致勃勃向我诉说了他所听或所见的一些往事。
他就住在堤岸上,幼年时曾有幸见识过灞柳风雪壮观场景,虽说远不如传说中那么大场面,可也当真如白雪飞扬,遍及堤面,直如仙境一般。
可惜,这些老柳树近年来逐渐衰败,在一次次整修建道中被伐,尽管这些年也陆续栽了一些柳树,但终究还没有长成,而且是与其他树排成单行混种,稀稀落落,已不再是柳堤模样,几无当年气势。
据说,当年那些老柳树很粗,一般两三人抱不住,可我眼前所见的柳树,多数也就10——30公分,一人就可合围了。因为柳树太少,形不成气候,即便是暮春,相信传闻中的灞河柳堤再难重现那数里长堤柳絮拂,疑似冬雪漫天舞的感人场景了。
当真是,灞河柳絮不再飞,皆因堤柳今已非。可惜!
经过两千多年变迁,灞河水宽远不及秦隋时期,河水流速也大大减缓,水面直径大约不到100米,而原先可是在400米左右的,可见,这条源自关中道上最大的省内河,也像其他多数河流一样正在逐渐衰老。若非遇到山洪暴发,大多时间也就是缓缓而流,直奔渭水汇集,再一同注入黄河。不同的是,灞水来自于就近的秦岭山,属山泉水,相对还是蛮清的。
沿着河道前行,小路上长满了高低错落的杂草和芦苇,约有半人多高,走到浓密处,视界受阻,最多也就是看到两岸河堤,不过穿行这段路并不长,也就200多米,若不是嗅到散落的淤水区中时而传来的烂泥塘味,还真以为是在哪个山梁上赏玩呢。
穿过这些草丛地,来到灞河边时,味道就全变了,给人一种豁然开阔的感觉。这里就是传闻中的灞河水,近在眼前,据那位老人说,眼前这处灞河水下1米多深处就遗留着满清时期断桥遗址,好像还有一些石头狮子什么的,不过都被水淹没了,在河岸上看不见的,必须到河中心潜下去才能摸着。
站在河岸望去,灞水虽是山泉水,但流经关中平原时,难免会染上一点黄土高原的肤色,因此,1米多的深度还是看不清的。河中央空荡荡的,没有保险措施,我不敢贸然下去,只能站在河边,默默冥想那些古物的模样了。
站在灞河边,还是可以感受到那种历史沧桑的味道,毕竟这条河已不知流淌多少年了,虽无史书记载,但凭想象也可以感觉到河水流过而带来的历史情结。
想当初,秦在此建天下,这里是东出长安必经之路,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打通长安与东部地区的联结,才会在此数度建桥,以确保交通无阻,达到天下大治目的。可如今2200多年过去了,秦在哪里,始皇又在何方?包括那些历代在此建都的皇帝、大臣及将士们,都被历史无情的埋葬在黄土高坡,埋葬在这滚滚东去的灞河流域,一去不返。可见,历史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无论他曾经拥有过多大的权力。
河边没有椅子,如有,真想躺在那里,说不定可以聆听到更多的情怀,就算不是见证,也能充分洗涤一下沾满灰尘的心,虽不能脱胎换骨,至少可得到暂时的休眠,享受一番宁静美。
每逢忙碌的一周过后,都很想得到放松,得到安静,当然最好是静到能听见自己心跳。在河边,虽达不到万籁寂静,可坐在那里,仍然能接受到大自然的情结,此时,你仿佛已与天地合为一体,融入到周围世界中,那一刻,甚至可以感觉到,四周的物体在蠕动,它们都是活的,它们在呼吸,在低语,在萌动,在与你的意念相互流通。那似有似无的瑟瑟声,仿佛悄悄告诉你,这千百年来历史的变迁。也只有在那个时刻,才可以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与美妙。
每当此时,在这安静怡人的时刻,心里总会有种异样的感觉涌出,是什么?是一种说不出的情怀,一种意境的延伸,用语言很难诠释。
望着那片不成堤面的斜坡,望着那些无精打采的细柳,它们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不会再现那漫天飞舞的雪景,心中不由磋叹!
也许,当人们意识到生命之可贵,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时,不仅这传说中的灞柳风雪会再现,其他类似的历史遗址,也都会传给后人去承续的。
听当地人说市政府在灞河南边重修了一座生态园,就是为了重现灞柳风雪的原景,怀着好奇心,沿着灞河继续向南行走几公里路,来到了新建的生态园。
这里果然有较大手笔,河水两岸种植了许多柳树,大部分是新栽的,虽然看着较细,但浓密处每排有3——4株,一旦长成,倒也颇成气候。作为配套,沿途几公里长的园区内还修建了一些其他景物,的确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遗憾的是生态园建的虽然不错,可惜柳树还未长成,真等到漫天飞雪日,可能还要十来年。不过有苗不愁长,只要有耐心,总会见证到十里长亭柳絮吐,灞柳风雪漫天舞的动人场景,到那时,我们再相会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