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尧山记
今年的气候异常,才六月中旬,天气就热起来了,一连好些天都没有雨,烈日炎炎,连一丝风都没有,更让人难耐了。可偏偏在这个时节,朋友邀请我们去尧山风景区游玩,心里不想去,可盛情难却,只好同行了。一路上恹恹欲
今年的气候异常,才六月中旬,天气就热起来了,一连好些天都没有雨,烈日炎炎,连一丝风都没有,更让人难耐了。可偏偏在这个时节,朋友邀请我们去尧山风景区游玩,心里不想去,可盛情难却,只好同行了。一路上恹恹欲睡,一点兴致也没有。心想:这么多年来,全国各地,东南西北,江南水乡,名胜古迹,也没少去,尧山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正午时分,汽车在山谷之间,沿着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行驶,左侧是悬崖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我们的车象一只甲壳虫,慢腾腾地艰难爬行。此时我的睡意顿时全无,悬着的心提到嗓子眼儿了,山路陡峭曲折迂回,让人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危险,大家都为司机小张捏着一把汗,山路越往上越险峻,司机小张力不从心了,只能换老秦开车了,老秦毕竟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的,由他把握方向盘我们放心多了!
大概我们艰难地爬行了四十多分钟,山路两边渐渐地开阔起来,笼罩在山涧的迷雾散去,掩隐在绿树丛中的山村房舍显露出来,一看时间已经到了吃饭时间,我们找了一家较好的饭店停下来。山里的饭菜别具特色,山珍野味还真不少,因为要赶路,我们随便点了几样小菜,炖了一只挺大的柴鸡,就在露天小院享用起来。席间与饭店的老板搭上话,他向我们介绍了尧山风景区人们常去的一些景点:石人山、尧山大佛、大峡谷九公里漂流,还有天然温泉浴场等等。
尧山俗称石人山,因山顶一巨峰酷似人形而得名。位于平顶山市所辖的鲁山县境内,系伏牛山东鹿。沿石阶往上攀登,越往上越感到山势险峻,有时石阶简直就是直上直下,我们爬一段歇歇脚,喘口气,时至下午两三点钟,正是烈日当头,好在还有山林摭掩,可我们一个个体力不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往上攀行十分艰难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进入了大峡谷,再向上看石人峰、玉皇顶还有很远一段路程,询问下山的游客,说大概还在近两个小时的路,我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有人指着前方说“那边有缆车可以帮你上山去的……”这时突然又有了劲头,到缆车站还有一百米石阶,我们几个相互鼓励着冲了上去,这一“冲”我是浑身的力气都使完了,腿都软了。坐在缆车上从这座山头滑行到那座山头大约有半小时的行程,缆车悬挂在半空中,上下左右,高低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对面的山顶就是石人峰,高耸入云的就是玉皇顶,一排排缆车在半空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悬崖绝壁就在你眼前,松涛云海仿佛触手可及,大自然的伟力在这里彰显无遗,而人在这里显得多么渺小。其实下了缆车往前攀越到石人峰还要走一小时,再乘坐一段缆车才能到山顶,而玉皇顶还要攀越好长一段路,由此我才体会到唐代诗人“朝辞白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正意境了。
黄昏时分我们在鲁山县尧山镇住下来,晚饭后,我们不顾一天的劳累,漫步在尧山镇的街道上,此时只有八点钟,可街上行人却很少,好些店铺早已关门,整个小镇十分宁静,小镇在群山的环绕之中,夜幕中灯光昏暗,两旁的街道并不宽畅,也谈不上繁华,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小镇上,你缓步前行,面对周遭的群山嶙峋,面对这岑寂的小镇,心中自然产生一丝落没的感觉,我想如果不是偶然来此一游,而是让你象这里土生土长的山民,长年居住生活在这深山,这小镇,你又该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次日清晨我们驱车直奔尧山大佛。尧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释迦牟尼铜像。佛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25米,须弥座55米,总计高208米。佛身采用黄铜、紫铜2700吨,黄金600公斤。大佛坐北朝南,远远地望去,它背靠一脉绵延起伏的青山,矗立在莲花宝座中,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它的对面是酷似七彩莲蓬的群山,中间11700亩的空旷之处座落着佛泉寺,规模宏大,气势不凡。顺着山势自下而上的石阶攀登上去,大约一百米就是一道山门,依次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穿堂而过往上有1400个石阶,匍匐攀登,上面就是寺前八宝广场,建有8个白玉雕塑,人称佛八宝。分别是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件佛教器物。广场中间是巨大的佛坛,下了佛坛再往上攀登又是1400多个石阶,上去你才能到大佛脚下的须弥座、金刚座和莲花宝座。从远处看人站在大佛的脚趾上只是一个小小的点,由此可见佛寺的工程浩大、雄伟、壮观。更让人惊叹的是围绕金佛,依照卢佛那文化理念,在金刚座、莲花座近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展现“五方五佛”乃数万尊护法菩萨、金刚、罗汉、天女的宏伟场面,造像之多之精美是当代天下第一。造像神态各异,维妙维俏,栩栩如生,足见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整个佛泉寺建造耗资2.8亿,这里群山环抱,山水相依,绿染山川,满目苍翠。据说僧人连福法号释延佛大法师,为了修建大佛,云游四方,多处寻访,经历了许多周折,终于发现了尧山这块风水宝地。这里的大佛虽说是近年来创建的人文景观,可是你看,它和周围的自然风光融合起来是多么的和谐自然,我们不禁感叹佛泉寺的设计者、创造者的大手笔,深深地为这与天为徒,遗世独立的壮举而震撼!
释延佛俗名尚连福,1942年生于河南省登封市。其正值而立之年时,因公致残,下肢瘫痪,从此尽受世态炎凉,人间屈辱,几欲自绝尘缘。其母侯氏乃一伟大女性,以慈母之爱,谆谆教诲,终使连福顿悟人生真谛,立誓皈依佛门,修行参禅。
在其母的陪伴和悉心照料下,连福身背菩萨像,遁入嵩山之中,远却红尘,先后在峻极宫,老母洞,安阳宫,大仙洞,清凉寺,清徽宫,莲花寺苦修,历经风雨七灾八难,终成菩提正果。于1983年被少林寺永山和尚收为关门弟子,赐法名释延佛。1987年,释延佛奉少林寺行政大和尚之命率弟子六人来到已经荒废多年的寺院嵩山大法王寺,肩负起重兴中国最早的菩提道场之一嵩山大法王寺的历史重任。他以坚韧不拔之毅力,愚公移山之气概,佛祖禅悟之精神,历经二十余年,屡克困难,广种善缘,普度众生,赢得八方支持,未要国家一分钱,一介残僧终不辱使命,自筹资金一亿两千多万元,将一座废寺重兴一座六院七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响彻海内外的名寺。
释延佛在中兴大法王寺之际,常忆起当年嵩山老母洞之梦,萦怀心头而耿耿不忘:“他站在嵩山眺望四方,见一擎天金佛立于群山之中遍洒甘露,面目慈祥端庄。口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也可以轻轻垄断悲伤
下一篇:外面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