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碎片录(二十七)
佛是最大的有情众生,以大慈大悲应化救世。佛法不离世间,众生的觉悟也必须在红尘之中得以实现。人总是在理性与魔性之间徘徊不定,理性占了上风就是正常的人,魔性占了上风就成了不正常的人。实际上,民族劣根性非某
佛是最大的有情众生,以大慈大悲应化救世。佛法不离世间,众生的觉悟也必须在红尘之中得以实现。人总是在理性与魔性之间徘徊不定,理性占了上风就是正常的人,魔性占了上风就成了不正常的人。
实际上,民族劣根性非某一个民族的劣根性,这是人类的通病。人的动物性也就注定了人会有不少自私残忍的陋习。
瞬间的灵光一现,禅悟的妙境纷至沓来。人生天地间,是不由自主就来到了,生命就如同花朵,有盛开的时候,也有凋谢的时候。围绕着人生的,不过两大问题:生,死。生是战斗中的人的奋斗目标,死是所有人的归宿。在这个生死的两极中,怎样死才是最为重要的,有一个安然的人生谢幕,这样的人,才是彻底的幸福者,不管他过去是如何的不幸福。
手中的镜子,大火的燃烧,一个是观照自我本真,一个是无私无畏地穿透黑暗。露珠虽然生命短暂,但吸纳了太阳最为精微的成份,反射出来的是非常明媚的光华。大千世界,众生各自有缘,长年深藏于黑暗中的生灵,也许在他们的内心是有着一轮绿色的太阳在照耀着光明呢。凡是生命,都有自己获得心灵快乐的阳光。
佛法入于世间,又出乎世间,世出世法,皆是佛法。兼容并包,广纳宇宙万有,大乘佛教度化世人之旨归也。
佛的教化能够立定在凡尘世间,苦恼世间就有望成为庄严净土。三界众生,轮回不已。一念情爱意识种子,就这样轮过来轮过去,先是不情愿撒手于人间,然后是一张白纸来到世间,周而复始。大凡言教容易通透,至于身教则很难啊。入世出世,皆是修行之般若渡船。大智大慧者,必定于烦恼人生受尽各种爱恨情仇的折腾后,才会真正的体悟出烦恼之可贵;不回避烦恼,将烦恼提炼成菩提之清凉甘露,灵魂的境界也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所以,一切的宗教的道德说教,必须以当下尘世的具体现实为对象,才能真正起到教化众生的作用。
哲学是一种智性的思索,宗教是灵性的超越。禅宗的最高境界是通透天地人三才的灵性之光的流动,最高的哲学境界应该是和谐于天地人三才的完美秩序。唯物的说教,其实是最野蛮最愚蠢的最丑陋的,因这说教将人类与天地自然对立起来了,由此便导引着人类为了自身短暂享受而不惜作杀鸡取卵的向有限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其结果是遭到自然运作规律的无情惩罚。唯心的说教也是可怕的,这说教最容易培养出一些奸诈的老滑头,也最容易培养出一些明哲保身的懦夫。
我嘴巴一张,吐出来的只是一些粗野的带有自私自利意识的话语;我身子一晃,动荡的只是一些欲望的祸水;我躺下睡着了,梦境里穿梭不息的也只是一些美丽女子与我的色身尽情的交媾。我的色身我的灵魂,赤裸着的是七情六欲的心行。有时我认为自己高尚了,恰恰是因为我的不高尚;有时我认为自己非常卑劣了,恰恰是因为我的高尚。心思跟行动往往是脱节的,文字虽然是从心灵自然流淌出来的,但流淌出来后也就跟我的心灵无多大关系了,正如人类的向外界表态了什么,其实只是一种表态,最终能否兑现永远是个未知数。
中国的传统精英文化,现在好像已经跟不伦不类的中国式的这样那样弄断裂了。我们现在的情境,是自己老祖宗的好东西被邻国利用于现代化的国民道德建设工程上,西方先进的民主法制也没学到家,仅仅是学到了一些西方企业管理的皮毛经验,更别说原创型的科技成果了。
好吃,也就好吃,于是古今富贵人家就弄出了饮食文化,至于诗词歌赋的铺垫也就成了气候。活生生的生命经由人的残杀,在一阵子的煎、炒、蒸、煮后,也就变成了供人口福的美食。更有甚者,是将食物雕刻成龙啊凤的玩艺了。这个美食文化,也只有中国人才如此津津乐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醉迷红楼之桃李春风结子完
下一篇:从“时评家”让王兆山PK陆游谈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