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棉花的故事之三:启程
群山环抱的柞水火车站人潮涌动。商洛7个县区,恰如北斗七星一般撒落在秦岭南坡。柞水是最小的一个,也曾是最穷的一个。虽然与西安只隔一道秦岭,直线距离最近,但从前乘班车到西安至少也需要五六个小时。西康铁路开
群山环抱的柞水火车站人潮涌动。商洛7个县区,恰如北斗七星一般撒落在秦岭南坡。柞水是最小的一个,也曾是最穷的一个。虽然与西安只隔一道秦岭,直线距离最近,但从前乘班车到西安至少也需要五六个小时。西康铁路开通后,柞水人得意洋洋地抛弃了汽车,改乘火车,隔三差五逛一回省城。再到今年年初,包茂高速西柞段建成通车,把柞水到西安的行车时间破天荒地改写为40分钟。于是,柞水人又更加得意洋洋地抛弃了火车,重新选择了汽车,火车站忽然就冷清下来。
潮水般涌来的拾棉工使这个山区小站又迎来了多时不见的热闹景象。
9月3日上午,还不到12点,柞水县2000多人,连同镇安县300多人,就开始向火车站集结。他们中离县城远的,像梁小丽那十几个人,昨天就已经赶到火车站附近住下了。离得较近的,一大早也就往火车站赶了。
人群中有上至六十多岁的老者,下至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他们中有父子、有母女、有兄弟、有姐妹,加上远近亲疏的五娘六姨、七姑八嫂,女人们很显然成了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各种关系的人群混杂在一起,由不得人们不停地呼亲唤友,招朋引伴,喧闹嘈杂之声也就一浪高过一浪。
出发前,县上照例要搞一个欢送仪式。此刻,候车大楼上已经挂好了红底白字的大横幅,横幅两侧飘浮着两个大红气球,气球下方悬挂着长长的红绸标语,高音喇叭则不断地播放着一位主旋律歌手欢快的歌声。
就业管理局的杨秦湘局长、梁明山副局长、还有石松,这时都拿着一个电喇叭,不停地清点着各个连队的人数,维持着现场的秩序,虽然有电喇叭帮忙扩音,但他们的声音还是喊得有点嘶哑了。
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拾棉工都被按连队建制进行了编队,一共编了九个连,分别由18位经纪人带队管理。每个连队都有一个人举着统一制作的标识牌,就像运动员入场时前面举的那个牌子一样,白底上印制着“一连”、“二连”、“三连”等红色字样。另外,还给每个拾棉工配发了一顶白色的遮阳帽,帽额上“陕西柞水”四个字也是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两千多顶帽子把这支性别、年龄、衣着、打扮五七八杂的队伍统一成了一支真正的拾棉大军,从我们的镜头上看,的确是十分壮观的。
为了减少拾棉工的路途奔波之苦,从去年开始,县上就多方努力,积极争取,今年终于把民工专列的始发站从西安转移到柞水,这样,拾棉工们从柞水登上车,途经西安不用再倒车就可以直达终点站——乌鲁木齐西站。
由安康铁路局调派的临客317次民工专列已经停靠在站台上,整装待发。
下午1点,人差不多到齐了,方队也整好了,领导们就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鱼贯进入会场,在主席台的位置面向群众一字儿排开阵势,这时,高音喇叭播放的欢快的歌声戛然而止,人群中的喧闹声也戛然而止,欢送仪式正式开始。
市上的领导、县上的领导、铁路上的领导以及这部门那部门的领导们一个接一个地照着稿子讲话,领导们底气十足的声音通高音喇叭的放大,更是响彻晴空,振聋发聩。拾棉工们静静的聆听者,每当主持人说“请大家热烈鼓掌欢迎”时,还有当领导们语调激昂地祝福大家一路平安、多拾棉花多挣钱时,大家就十分知趣,热烈鼓掌表示欢迎和感谢。有两个领导正讲到劲头上,喇叭却突然不响了,领导就左顾右盼,一边着急地摆弄着手里的无线话筒,一边不停地“喂!喂!”,可喇叭又突然响了,也跟着“喂!喂!”了两声,人群中就“哄”的笑开了。
欢送仪式上,一位刚刚从新疆考察洽谈回来的什么主任通报了今年新疆棉花的长势情况和每公斤七毛六的最低拾棉保护价格,也就是说,今年,每拾一公斤棉花,拾棉工最低可获得七毛六分钱的纯收入,如果一个人一天能拾100公斤,纯收入就是76块钱,据说这是历年来最高的价格了。这位主任是唯一没有用讲话稿讲话的,他说,我刚从新疆回来,亲眼看见今年的棉花长的很好,再加上我们和农场把价格已经谈好了,不存在任何问题,请大家放心地去新疆,放心地去挣钱!
因为他说的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也就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欢送仪式的最后一项议程是一件本来非常实在的事情做了一场非常滑稽的秀,那就是由领导们现场给十几个拾棉工发放赴疆拾棉意外伤害保险卡。这是保险公司专门针对赴疆拾棉工推出的一个新险种,保费10块钱,最高赔付额度是1万元。这对远赴新疆的几千名拾棉工来说,当然是一件降低风险的大好事。
保险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特意印制了一些像名片一样大小的卡片作为道具,提前选好了十几位拾棉工,配合领导们共同来演这场戏。可能是领导来的多了几位,提前选好的拾棉工人数不够,又赶紧临时从人群中拉了几位出来凑数。当领导们一对一把保险卡向拾棉工的手里递上去时,现场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抢着抓拍这个精彩瞬间。
为了拍出最佳效果,几个记者和搞宣传的就都当起了导演,他们挑选了一位拾棉工,让他把那张小卡片举在手里,伸到镜头前,脸上作欢笑状,还要求笑得要尽量阳光灿烂一些。那个拾棉工很听话,就照做。但对着那么多镜头故作笑脸,可不是一个拾棉工轻易就能做到的事,越笑越不自然了。导演们就一边示范,一边你一句我一句的启发,直到他们满意了这才作罢。
仪式搞完后,在广场上整整站了两三个小时的拾棉工终于可以进站上车了。
下午3点45分,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满载着拾棉工希望的列车终于启程,向着遥远的新疆缓缓开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