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幸福妈妈的独白

一个幸福妈妈的独白

格校散文2025-04-17 04:05:33
饱尝了养育孩子艰辛的很多父母都喜欢使用“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寄希望自己的儿女养育自己的小孩后能真正懂得他们当初的辛苦,然后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们。可我觉得这是那些父母的悲哀。辛苦了,抱怨了,付出了,寄
饱尝了养育孩子艰辛的很多父母都喜欢使用“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寄希望自己的儿女养育自己的小孩后能真正懂得他们当初的辛苦,然后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们。
可我觉得这是那些父母的悲哀。
辛苦了,抱怨了,付出了,寄希望年老时能得到孩子可怜的回报,假如一心的付出和期望换来的是不理解、责怪、谩骂甚至是虐待殴打,那父母们情何以堪啊。
生活里确实也有很多父母正在烦恼,正在焦头烂额甚至是捶胸顿足,只因为孩子的啼哭,孩子的无理取闹,孩子根本不向自己预订的轨道前行……
难道当父母真的只有辛苦、操劳和失望伴随吗?如若真的只有痛苦我们为什么为乐此不疲的生养孩子呢?我想说,如果有可能作为父母的为什么不能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乐趣和一座有待我们用心发掘的宝藏呢?我们可以赢在孩子的起跑线上,我们担忧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正如我,我是一个幸福妈妈,我的孩子玮马上四岁了。
玮儿会笑了,他的脖子可以直立了,他可以把自己的手放到嘴里,他可以翻身了,忽然又掌握了坐的能力,忽然又可以在地上爬来爬去,现在又可以跳来跳去……玮儿的每一个成长的点滴都在牵动着我幸福的神经。
我感觉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我幸福的付出我的时间,付出我的全部注意力。
我一直在享受着养育孩子这个充满期待,充满喜悦,充满无限可能的快乐旅程。
我有很多和玮儿相处的幸福体验总是想要一吐为快,可是害怕有炫耀的嫌疑,我只能选择这种独白的方式。
这里没有说教,没有卖弄,只有真实体验的分享,还有一些发自内心的快乐感悟。
所以我很希望我的独白可以给那些还在疑虑当不当父母的人和那些被焦虑担忧笼罩的父母有点启示。
最终,我们都可以大声说“养儿方知父母欣”。我要当爸爸妈妈了,我多高兴啊,我当爸爸妈妈了,我正享受着呢。
我们会觉得为我们的孩子付出,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情感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生养,是因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养育孩子不是放高利贷,我们和他们也不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这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彼此需要和互相庆幸的过程,所以养育他们并不一定只为了日后的报答。我们相信在过程里孩子正在给予我们同等的喜悦,我们感谢孩子还来不及,为什么会觉得很辛苦呢。
我终于当妈妈了,当很多欣喜、惊奇和满足开始伴随我时我才发现孩子并没有成为我的累赘。
十月怀胎时,虽然也有很多身体的不适,我却掩饰不住幸福的期待。我急切的想知道他(她)的性别和相貌,我强忍着把这样的期待留到了孩子降临的那一刻。那一刻,孩子在我一阵紧是一阵的无法忍受的疼痛中终于出生的那一刻,孩子的脸挨着我脸的那一刻,朦胧里我发现儿子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我的幸福无以言表。
听玮儿的大姨说念《地藏经》可以让宝宝安乐易养,我排除各种障碍坚持每天投入近两小时的修持,诵读一遍地藏经,还要念一千遍地藏名号,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年。请菩萨原谅我这个一心为了儿子自私的妈妈。最不可思议的是我在为儿子念经的时候,他绝不会胡乱好奇的抓我手上的书和念珠,知道我在“读书”而不打扰我。我觉得一定是慈悲的地藏菩萨感念我的一番用心在用神力助我,玮从生下来后便没给我带来太大压力,还不能说的时候都可以用心领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到底应该如何培养玮儿,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具体规划。不过我心里有一个比较坚定的想法:顺其自然,让儿子有一个安心快乐的童年,将来怎么样还得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让孩子在思考中成长,给孩子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必要时给予提醒和引导。
对于一岁前的玮儿,我唯一能做的是用心观察,耐心等待。在两岁到四岁这一个阶段,我只是继续安静的等待并发现他的进步,适时给他需要的引导。
常常我在疑惑儿子的特征和表现还会有些什么特点的时候,便到网上去搜搜,然后参考和玮同龄的幼儿,我总是很惊喜的发现玮在能力和智力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
为了等待他规律的吃喝拉撒,我在坐月子的时候可以忍住身体上很多不适兴趣盎然精神百倍的看着他。直到他的一睁眼一摆手我便知道玮是想吃还是想拉。
在玮儿出生的第五天,我便成功掌握了他的规律,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甜甜的睡觉,当眼睛稍稍一睁开一定是需要小便,眼睛盯在一个地方短暂停留或者有点哼哼唧唧的一定是需要大便。落实到一天里因为我儿子没有尿床,没有把裤子弄脏都可以让我被成就感包围。
三十多天的时候,玮儿开始在清醒的状态下有意识的笑。高兴的时候会手舞足蹈,嘴里“哦哦哦”的开始有点声音,可以和我在情绪上有一些互动。我不停的用最夸张的表情、语调和自觉得还算甜美高亢的嗓音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为了让玮儿笑。他笑了,我累了,可是心里无不开心到极致。
六十多天的时候,我又发现玮对音乐有点喜欢了。当手机里一放《九月九》儿歌的前奏,他便大笑,嘴巴张很大,只是声音很小。于是我不停的播放各种玮爸爸从网上搜来的儿歌和故事,只为看看儿子陶醉的样子。用一个小玩具上下左右不断移动,玮儿的眼睛跟着转动,我确信他的反应和视觉都很好。
十一个月的时候,我发现玮已经能无意识模仿大人打电话的一系列动作:按键,再把手机放到耳边,然后“啊——嗯——啊——”的说。
玮玮具备走路的能力应该是满岁不久的事情,他可以推着凳子走,也可以把小凳子举到头顶走来走去,可是他在双手没有丝毫支撑的时候总是不敢迈出第一步。这样的试探大约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奇迹般的突然便可以走路了,慢慢的会爬楼梯了,逐渐的可以很稳的四处跑。刚刚会走路的时候玮儿便体现出勤劳的习性,急着在做事情当中找寻乐趣。比如拾地上的瓜子壳,比如拿着扫帚四处拖来拖去……这个阶段他也已经能很清楚的用肢体语言表达并开始用哭声坚持他自己的想法。
不知不觉玮儿就可以叫妈妈了,听着玮儿不自觉不停的轻声呼唤我“妈妈”,我心里感觉很是甜蜜,这是渴求很久的被需要的甜蜜。玮开始叫“妈妈爸爸”到能很流畅的表达“妈妈,我爱你”这个过程也没太让我着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