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源自观念的突破

改革源自观念的突破

轻煦杂文2025-03-28 01:02:50
年过不惑的人一定记得,我们从哪个文化生活和物质资源都十分匮乏的年代一路走来,很难想象,3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想起30年前,商场橱窗里稀稀落落的商品,都要凭票供应,不是想买
年过不惑的人一定记得,我们从哪个文化生活和物质资源都十分匮乏的年代一路走来,很难想象,3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想起30年前,商场橱窗里稀稀落落的商品,都要凭票供应,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到的。文化娱乐更有限制,封、资、修的东西不要说看不得,连想也不能想。时时都要“斗私批修一闪念”,资本主义尾巴要革得干干净净。但我们虽然付出了加倍的努力,生活却没有好起来。原因在于我们有一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冰炭不能同炉的观念。过分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了经济建设。直到1978年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才确立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观念。一路走来,我们的国家非但没有变色,而且蒸蒸日上,更显朝气,这说明改革源自观念的突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等新观念的提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使我们能放开脚步,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1984年我们把“商品经济”写入党的重要文件,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重大观念的变革,的确是一种伟大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提法。过去只要一提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一提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人的伟大创新。
然而改革开放的大潮却使务实的中国民众变得现实,追求财富成了全民目标。这种观念的产生,使我们一些官员的做法背离了“人民公仆”的原则,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做起了表面文章。这说明我们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更新,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改革需要。到90年代中期,我们在人治和法治上又有了重大的观念变革。“三个代表”、“服务型政府”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观念的相继的提出,体现出我们的国家正在突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社会的进步,正是矛盾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的过程,眼下是:社会财富分配尚欠公平,腐败现象还不能杜绝,环境污染未能根本改善,弱势群体诉求渠道不畅等矛盾凸显。从而使得“群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体现出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对改革抱有不同态度,彼此间的差异日见扩大。这也反映了各个群体理解改革开放,存在着观念上的差异。有学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我想由“行政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也是一个重大的观念突破。
学者们普遍认为:行政体制改革要想到位,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行政说行政的效果十分有限。下一个改革的突破口应该就在这里。可喜的是我们江苏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前头,比如在干部公推公选上,就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还权于民”;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解放思想,改善广东发展布局,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圳市发布了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改革纲要。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高层,已经意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各界也期盼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迈开更大的步伐。诸如包括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扩大直选公选、实施公共财政透明度等措施必需加大力度。当然大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许多人还在观望,不敢贸然行事。我们一路走来,不难发现,我们的辉煌,都源于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更新,除了要有超前思想意识的俊才,更需要有非凡胆魄和勇气的领路人,率领大家去实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