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文化的功与过

标语文化的功与过

大宝杂文2025-03-28 01:00:46
我没出过国门,绝对的孤陋寡闻,不知道别的国家的电杆上、房子的墙壁上有没有像我们一样挂着的、写上的各类宣传标语,但敢肯定的是,标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不说陈胜吴广剖鱼取昭,揭竿而起
我没出过国门,绝对的孤陋寡闻,不知道别的国家的电杆上、房子的墙壁上有没有像我们一样挂着的、写上的各类宣传标语,但敢肯定的是,标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不说陈胜吴广剖鱼取昭,揭竿而起,埋葬暴秦于一时。但看上世纪抗战期间,通过标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其宣传鼓动作用之大,从侵略者对标语咬牙切齿的痛恨中,就可知其一斑。“文革”中的标语,更是铺天盖地,让人躁动,甚至让人癫狂。还有称之为“反标”的,又使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标语最猖獗之时,好在早已成为了历史,它留给当事人的当然是伤痛,留给后人的更多的是思考。
标语既然是一种文化,必然有其传承的必要和它固有的活力。
改革开放后,各种形式的不同内容的标语也一样挂满街头,写满墙头,立在田头,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一个地方有多少行当,就有多少种内容的标语为本行当鼓与呼。有语言清新,文字悦目,让人喜闻乐见的;也有充斥着匪气、霸气、粗气、鄙气、恶俗气的让人难以服气,又不得不服气的。
在后一类标语当中,最让人感到扎眼、也最堵心的又莫过于有些计划生育标语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精神多年来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当然包括标语这一大众化、持久性的途径,让国人在耳濡目染中深入了解甚至于执行了这一基本国策。该条标语本身也符合“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这一定义。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正视,在全国广大农村,更多的有关计划生育的标语却远远突破了它的定义,甚至于走向了反面,早已为大众所诟病。这种“标语”大致可分为四类:
其一为恐怖类,如:“喝药不夺瓶,上吊不解绳,跳水不拉人。”这是明目张胆地鼓励和诱导“违反者”去死;再如“宁可添新坟,不可添新人。”这更是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宁可死两个,也不可添一个;又如“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这句更毒,毒就毒在“血流成河”四个字上。什么叫“血流成河”,杀一两个、十个八个是不可能血流成河的,当年鬼子的“三光”政策和南京大屠杀曾使我们民族血流成河,抗战也仅过去几十年,血流成河的场面让人们记忆犹新,难免让人产生联想。所以,这一类“标语”读来让人倍感阴森恐怖,不寒而栗!
其二为霸气、匪气类,如:“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每当看到这两句标语,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国的许多旧电影,那里面有扒房牵牛的镜头,但那反映的是万恶的旧社会。这么多年来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是否这样做过,我没亲眼历见,不能瞎说,何况也不是本文想要探寻的问题,只想说这种“标语”尽显地痞流氓的霸气,甚或是“文革”中“打、砸、抢”的遗风。再如“打出来,流出来,就是不准生出来!”一句,就有网友诘问出此“标语”者:你是怎么出来的?更有八竿子打不着边的狗屁“文人”,自我感觉是幻化名句,可能还曾在十里八乡显摆一时——“罚罚罚,罚尽应罚之人,扎扎扎,扎尽该扎之人。”行文至此,我还是忍不住要把佛前的那幅联搬出来,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哎呀!原来我也是该联所讥之人,鸡肠小肚容不得人,说了这位“文人”一大堆坏话。不过,这位“文人”在有此主义时,已是天下可笑之人。
其三为株连类,如:“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这种只有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才有的株连方式,居然出现在民主法制时代,说它是封建余毒,或者说沉渣泛起,应都不为过。
其四为不当类比类,如:“少生孩子多喂牛,致富路上不用愁。”“少生孩子多养猪,将来孩子好读书。”“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一类型的标语与前三类虽有本质的区别,但拿孩子与牲畜相提并论,总是让人觉得恶心的,更不要谈尊重人类自己了,再说致富之路又何止养牛养猪种树呢?无非是符合顺口溜文化而已。若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来一句“要得绿水青山,人类最好完蛋!”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些年来,我们似乎灌输了一种“结果文化”,至少是对有些“结果文化”的认同和默许,像以上所罗列的“标语”,就是这种“结果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这种“结果文化”的恫吓、震摄作用,收效是明显的,而明显的“结果”又导致“结果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怂恿,进而泛滥,然而,伤害的何止是中国当代老百姓的心!
因此,本文意在将这些泛滥近三十年的“标语”辑录于此,警醒后世。和偕社会,不能仅停留在口上,更要体现在社会对人的关怀的一点一滴上。
近闻国家计生委规范计生宣传标语,取缔计生标语中的不和偕音符,这应该是我们的标语文化拨乱反正之时,不过,仅有形式是不够的,当从心灵深处下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