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难免有风雨
“生活中难免有风雨”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天气有晴有雨,我们的生活也有开心和烦恼,教材用比拟帮助思维尚不成熟的小学生理解生活的复杂性。教学中,我设计了“你的心事我来听”的主题活动,
“生活中难免有风雨”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天气有晴有雨,我们的生活也有开心和烦恼,教材用比拟帮助思维尚不成熟的小学生理解生活的复杂性。教学中,我设计了“你的心事我来听”的主题活动,重点是讨论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学生的表达欲望很强烈,烦心的事还真不少:有的说,“每次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都要给我布置新的作业”;有的说,“妈妈总是拿我和伍晓龙比,我又不是他的克隆”;有的说,“妈妈嘴上不说让我考第一,但她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孩子们的表达集中在对家长的控诉中。
我不慌不忙,任他们一吐为快,偶尔也做一些回应,相当于心理辅导。课在我的预设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为了拓展话题的方向,我点了思维一向独特的胡鑫桥。
胡鑫桥的发言果然与众不同,他说:“这几天,我的心情是雨季,因为我的好朋友夏伟要转学了。”
“哦!夏伟要转学了?”我的目光转向坐在三组前排的夏伟。
夏伟点了点头,证实了胡新桥的话,大家都跟着议论起来。
我不是班主任,不知道夏伟转学的事,但作为这个班的语文老师,我对夏伟并不陌生。
这是一个黑黒的,个头不高,成绩一般的男生,但就是这个很不起眼的男生,却掌管着班级的钥匙。每天上学,他总是早早地到学校,给大家开门;放学的时候,他又总是默默等老师同学都离开教室后,关好门窗,最后一个离开。
夏伟的家就在学校门口的大公桥街,说是街,其实是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巷子,虽然和学校仅一墙之隔,但环境的反差极大,那破败、低矮、阴暗的房屋与墙内着力打造的诗风词韵精致校园形成的强烈对比,繁荣与沧桑,时常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巷子里居住的是一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居民,以及像夏伟的父母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所谓的家,不过是一个临时的简陋的蜗居。我下班回家从巷子里经过,总能“无意”间碰到夏伟在家门口和老师打招呼。所以,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踏实、有礼貌的孩子,虽然,他的笑容很羞涩,动作很拘谨;虽然,我很少在那里遇见他的父母;虽然,来去匆匆之间,我从未向他表达过内心的喜欢……
夏伟告诉我:明天,最迟后天,他就要随父母回重庆了,虽然他不想走,但父母在那边买了房子。
其实,我不用问他为什么离开,在我们这个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学校,这样的事情是司空见惯的。他们跟着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今天人可能还在教室上课,明天就有可能举家迁徙,了无音信了。明白的家长还知道在走之前跟学校打声招呼,开张转学证明,不明白的倒也干净利落——“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籍管理对此无计可施,便有了伪造证明,自圆其说,应付“普九”检查的花样及手段。我曾经在教导处工作几年,为此伤过脑筋,也终因无可奈何而麻木不仁,但此刻,我被孩子们的真诚打动,内心最原始的纯真在那个特殊的氛围里苏醒。
“想到即将的分别,大家一定很多心里话要说,想好了,每个人说一句。”我的话几乎随口而出,根本不用教案的指引。
教室里沉默了,他们的可爱写在那满脸珍惜的神色之中。然后是一个接一个的真情流露,无需举手,无需点名,那么的有序而认真。
周炳林说:“夏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希望你到新的学校快乐!”
尤若斌说:“夏伟,你虽然走了,但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汪碧鸥说:“夏伟,你走了,谁来给我们管钥匙呢?”
孙正扬说:“夏伟,多希望你能留下来,但如果你一定要走,我祝你一路顺风!”
熊凯说:“夏伟,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但明天我要为你做一件事情!”说着说着,几颗晶莹的泪珠顺着红红的脸颊滚落下来……
这样的情绪迅速蔓延,我看见他们的眼圈红了,继而是啜泣,接着是一片呜咽……等到夏伟发言时,他已经抽泣得说不出话来。
下课了,教室里仍然笼罩着离别的浓雾,打破了座位的界限,孩子们的交流更加贴近了。他们簇拥着夏伟留电话或QQ号,已经没有人在意我的存在,我甚至找不到机会对夏伟说那句简单的话,只有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祈祷——“夏伟,老师是喜欢你的!”
我知道,到了新学校,他还要面对很多的困难,或许,他并不知道,这是社会转型期他们这些流动的花朵必须面对的风雨,但我相信,今天会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记忆,当风雨来临的时候,会从心里泛起温暖,感到慰藉。
不仅仅是夏伟,我们都被这温暖慰藉着,幸福油然而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