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拧紧水龙头的时候了

该是拧紧水龙头的时候了

热水瓶杂文2025-04-25 10:53:16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全国15个省市受灾,作物受害面积达1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全国15个省市受灾,作物受害面积达1、55亿亩,部门地区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人畜饮水困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要求各地全力做好抗旱保收工作。(2009年02月04日 中国新闻网)国家防总拉响史上首次一级抗旱应急响应,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特大抗旱补助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亿元。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旱战役已经打响,可是,在冲锋号角声中,资金投入开源寻水的声浪很大,却忽视了节水的忠告,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人,善于遗忘,经历痛楚却不会牢记教训。
曾几何时,为消灭非典,全国人民一齐戴口罩,全国范围齐洒消毒水,场面蔚为壮观;为杜绝矿难发生,不知道封堵了多少吃人的煤窑矿井。然而,非典前脚走,后面就有人把果子狸摆上的餐桌;矿难中死难者家属的哭声未断,黑心的矿主们又在死难者的阴魂缝隙里开始了新的挖掘。经历了非典,却依然在饕餮野生动物;经历了矿难,却依然在狂挖滥采;金融危机在加剧,却依然消费无度,而不量力而行………
现在,全国干旱缺水,旱象严重,旱情可谓触动人心,抗旱保收成为2009年开端的首要任务。可是抗旱的行动中,人们依然难改浪费水资源的陋习和顽疾。只讲“开源”而不讲“节流”,一方面土地干涸龟裂,另一方面“长流水”不停,“饱汉子不解饿汉子饥”,对比鲜明,催人猛醒。
大家都不敢再妄称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了,因为让众多的人口一平均,什么都不富足。水资源更是如此,我国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节水本应该是国人的自觉行为,可是,节水喊了多年,成效依然难遂人愿。除了那些饮水困难的地区能够做到心疼那些来之不易的水,在有“自来水”的地方,人们依然习惯让水尽情地喷涌,不知道节制。只知道水能“自来”,而不知道源头的水已经告急。“长流水”现象由来已久,而且很普遍。一个连水龙头都拧不紧的群体能做好抗旱工作吗?
水龙头拧不紧的原由很多,诸如水龙头质量有问题,根本无法拧紧;我掏了水费了,我不在乎那点钱;水是公家的,拧与不拧与我何关?或者我们根本没有拧水龙头的习惯,总是忘记去拧……理由总是有的,只有水是无辜的。
看来,众多的国人虽然经历过水的紧俏甚至危机,可是,水荒旱灾还没能警醒人们。我们习惯安逸地生活在水草丰美的环境里,而没有树立应对干旱的意识。
古楼兰的教训没有被刻录进国人的基因,国人的节水意识很微弱,节水尚需从号召和强推开始。
现在,天降大旱,恰是倡导节水的好机会。人非到灾难临头是不会感悟到水的金贵的,但愿断腕求生的本能,能让们在危机中知道节水的重要意义。我们行事非矫枉过正而无法见效。今天,我们不妨“小题大做”,将一滴水的重要性提到桌案上,并且让节水的意识深入骨髓,形成常态行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到了,好雨未降,我们不能责怪老天,也不能坐等老天的恩赐,只能求助于自我。也许,节水是最好的方式,节约的每一滴水都金贵如油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