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温度的孔子
“有温度的孔子”这个说法是来自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易中天所作序中提及的于丹对孔子的评价。同样我也认为孔子是有温度的,但这种温度并非是孔子本来所具有的温度,而是历代统治者或学者们给予孔子的温度。自春秋
“有温度的孔子”这个说法是来自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易中天所作序中提及的于丹对孔子的评价。同样我也认为孔子是有温度的,但这种温度并非是孔子本来所具有的温度,而是历代统治者或学者们给予孔子的温度。
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的儒家思想,此时与墨家思想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俨然成了当时思想的蔚然大宗。孔子倡“仁”、重“礼”、讲“德”,孟子讲究“仁政”,并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思想主张皆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有共同的缺陷是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秦建立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主张适应了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用法家思想而焚书坑儒,结果导致儒学在秦朝遭到重大打击。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经济和稳定统治秩序。因而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直至汉武帝时,经历了几十年的休养惩处政策,国力强盛,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时期,这时董仲舒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发行而形成具有当时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的为主流思想的年代周而复始直至中华民国时的“五四运动”将革新的矛头直指孔子老人家,当时那种情况下军阀混战、割据,社会需要新思想,反对旧礼数,儒学与封建思想成为进步人士的打击与反对对象。再有更激烈的抗衡就要数文革时对于“孔老二”的批判,同样是破除旧思想,除礼数,把儒学全面推翻。最近新一轮的儒学热,又是愈演愈烈,各宗人等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视角在从新诠释着孔子,孔子的思想,但其中自然规避了封建思想这一段,大都从做人的思想入手,让人安静祥和,让人与世无争,让人善于知足,让人不急功近利。
由此可见,孔子的温度原本是恒温,只不过当社会需要社会成员平和时,孔子的温度就会愈来愈高,当社会混乱,需要颠倒时,孔子的温度就会愈来愈低,低到完全冻结,甚至自行摧毁。但孰不知现在我们所推崇的孔子的儒家思想与孔子在创立儒学时的思想的理解是一致还是大相径庭,或是好用的就拿来用,不好用的就摒弃掉。
思想是靠导师们解释的?还是需要自行去悟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杀人的动机
下一篇:青铜器时代已过去许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