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关

家乡的年关

砰啪散文2025-04-10 16:14:05
记得小时候时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就会有好多平时想吃而吃不到的东西,还有向往已久的新衣服,每到年关我都迫不及待的将妈妈准备好的新衣服拿出来穿上跑出去炫耀,还会偷出一把大年初一才会拿出来招待客人的
记得小时候时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就会有好多平时想吃而吃不到的东西,还有向往已久的新衣服,每到年关我都迫不及待的将妈妈准备好的新衣服拿出来穿上跑出去炫耀,还会偷出一把大年初一才会拿出来招待客人的花生、葵花子、醉枣等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的的东西跑到小伙伴家“享受”,各自炫耀着自己的新年“礼服”,这对于村里的孩子都是如此的快乐,现在想想好像这种童趣现在已经很难得见到了……
说到过年就不能不说家乡的节日,北方过年的时候非常的讲究,节日也是相应多出好多,不同的节日要吃的食物也是五花八门,腊月底就已经开始准备,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每天都要蒸馒头以待年关备用,大年三十儿早上要吃大锅菜,中午的时候要蒸包子,上供、上坟、贴对联,上坟的时候只要是家里的男丁无论大小都要到家族的坟地去给祖宗叩头,;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还要记得送“灶王爷”;大年初五要吃饺子,称为“破五”,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要吃“龙皮”——也就是自家摊的鸡蛋煎饼,用纯正的鸡蛋汁而不是水调出来的羹,加上大葱等,想想都流口水;还有打仓,那天一大早每家的户主——也就是男丁起个大早用前天特意留下的锅底灰在院里、屋里画出圆圆的仓谷,中间横纵交错无数条线,在每个连接点处分别放上各种农作物还有钱币,然后用砖块押好,再将熟睡中的孩子们叫醒去仓里挣抢押好的钱币,以此来预示来年的大丰收,每到这个时候平时都会赖床的我和哥哥都会争先起来去抢那在当年我们的眼中显得是如此富有的硬币,然后再把压着粮食的砖块都掀翻,看着家里的各种动物去挣抢,呵呵,当年的我们家可谓是个动物园,家禽种类可谓繁多,鸡、鸭、兔子、骡子、鸽子、荷兰鼠,那种场面真的是壮观,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年初的时候就是亲戚互相走动的时间了,每到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的妇女就要准备好串亲戚的年货和接待亲戚的菜肴,当有亲戚来访时便要做好酒席上桌,男丁喝酒谈天,而妇女则要在厨房继续做待客的水饺、馒头、包子、大碗菜,每一个步骤缺一不可,且女孩子们也只能在厨房帮忙而不能上桌,这也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吧,当然对于还很小的我来说则不存在这些规定,嘴馋的时候久跑过去捏一片香香的火腿,在大家的笑声中跑开。
还有最最壮观的就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是我们有名的灯节,分别是“人灯”、“神灯”、“鬼灯”,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几天。“人灯”是将灯火放在各家各户的门口,“神灯”是走街串巷放到街上,把整个村子都照亮,“鬼灯”则是抬着铁锅到田地里的路上、坟地上、野地的小路上等等,真的是名副其实,远看过去,忽明忽暗的灯火在黑夜里亮着,好像是传说中的鬼火,如果是一个人的晚上看到这种状况不被吓倒才怪。
过节的时候,首先是要村委会组织各家各户行动,将实现包好的“灯火”蘸好柴油,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大铁锅里,三个人一组按照规矩点燃后摆放,然后火光冲天的铁锅后面便是活蹦乱跳的我们,时不时的偷偷的拿个灯火自己放,然后用木棍不停的拨弄。每天的傍晚就已经有人将锣鼓抬出来过足鼓手的瘾,只要一听到鼓声我们就兴奋的向外跑,去等待晚上的特别节目——烟花。这三天的晚上全村的人都会集中到村里空地上,燃放集资买的烟花炮竹,满天的星光被火光映照的失去了颜色,夜空也被映照的如同白昼,无数的小降落伞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群欢叫的孩子跑上去争抢,却又被管理治安的人员拦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里的宝贝落到地上,并记好地方等烟花燃放结束后再去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曾经的孩童慢慢的成长,少了些童真,多了些世俗,也许是成熟,而对于过年也缺少了年少时的那份新奇和兴奋,村落的扩建使得曾经的心中的“烟火晚会渐渐的消失”,只有那些流传已久的习俗还在延续着祖宗的遗训……
家乡的年关,就要来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