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自然之心感悟
“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需要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以自然之心感悟,以自然之道立美”。日前,读到一篇文章中的这样一段话,颇有共鸣。何为自然之道?我想,应该是一切顺其自然吧!僻如看待工作,我们不
“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需要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以自然之心感悟,以自然之道立美”。日前,读到一篇文章中的这样一段话,颇有共鸣。何为自然之道?我想,应该是一切顺其自然吧!
僻如看待工作,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得明白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生命中需要一种坚忍精神,生活中除了讲究真才实学和时间积累,诚然也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机遇。倘若心情变得浮躁,那么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太计较眼前的得失,那么只会失去得更多。日常中,之所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就是因为在经营人生的时候也被生活所游戏了。
僻如看待自己,面对短暂、美丽而有限的生命,我们在一些无知、无谓中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每个人不妨审视过往,其实发现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的“特长”,也没有什么最优的“优点”,也只不过是平凡而渺小的“尘土”,一切所得均来自于“偶然”。如此想通了,似乎也能明白,没什么优点才是自己最大的优点;没有什么特长,就是实实在在把眼前的工作最好才是自己最大的特长。也正因为没什么特长,因为其他不能做的做不了,所以才甘于坚守平凡而惨淡的人生,才不至于动那些歪脑筋。倘若是有了特长,那就要不断折腾,不断想着如何去发挥所谓的特长了。
想一想自己工作的部门——办公室,这是一个典型的综合部门,讲究的是一种综合素质,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编发内部刊物。对待时常收到下级行报送的材料,只要不存在原则性和方向性错误,基本上都及时予以编发。之所以这样做,我想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撰稿人的积极性,对写作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不敢懈怠岗位职责所应履行的勤勉尽责义务,唯恐辜负领导的期待和信任。诸如对待文字,由于文学并非自身专业所学,对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自然有了一种崇敬之心,所以每每见到优秀的好文章,都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而不会是那种“文人相轻”的轻浮,对优美文章的作者自然也是崇敬有加。
前段时间,还听同办公室立勋兄讲了一个关于临终关怀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长期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人在他从事工作的若干年里,听过无数个处于弥留之际的人发出的感悟,最后统计下来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不是谈论诸如金钱、地位此类,而尽然都是认为他的这一生忙于工作,很少为自己而活,很少和家人在一起,对家人对子女亏欠太多,对不起身边最亲近的人。闻罢,令我深深沉思。自工作以来,对人对事从来不敢有丝毫马虎,始终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而对待家人,则少了一些叙寒问暖,少了一些体贴关爱之情。
每个人可观可视的自己都是别人投射过来的影子,全面认识自己实在太难。所以,只有当痛彻思痛或意外降临在身边的时候,才能认真地审视自己。就在上一年度,单位有一位优秀的基层青年员工不幸英年早逝。人们在总结他的一生和可贵精神时,把最称赞、最华丽、最触动心灵的词语都加冕在了他的头上。无奈逝者已矣,生命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但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场比赛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世上最贵也是最可望而不可即的才是后悔药。因此,选择关爱自己、关爱子女、关爱身边的人,而不是被动悔恨更显可贵。
回头看看自己,以往从来无暇冷静下来思量自身。好在去年秋收时分,被医生认为是“气血所滞”而不得不接受一次小小的手术。在那个“生意”好得不得了的医院里,经过诚恳请求,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在走廊加位的病床。在那段切身感知生命脆弱的时光里,面对阴森森的手术间,绿沉沉的医护工作服,杀猪板式的手术台,感受麻醉药侵入身体意识全无的一瞬间,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生死一线间、生命薄如纸,对待生命的意义似乎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住院期间,过去的和现在的领导、同事们给予了我最大的关怀和无尽的温暖,让我心灵时常浮过一阵阵感动。感谢生命里这样一段过往和点线间的停留,给了大家驻足停留的片段,让我更加珍惜与大家相处共事的缘份。但记忆中也有一些让人冰冷的回忆,比起走廊病床紧贴的冰冷瓷砖墙面,我想更冷的还是医护人员那冰冷的脸。
自我感觉,这次就像在生死之间走了一趟的人,也似曾听说过只有像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最终明白哲学上的三个终极问题,仿佛多了一个透视自身命运的独特窗口和视角。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我而言,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自然做不到以诗意般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自然无法超脱纷杂俗事,拥有禅意般的心境,而只能以天地自然之心去体悟自然万物,过最简单的生活和做最正常的思考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藏迷
下一篇:大步朝前走,也要经常回头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