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戒,情之戒
近日,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在国内隆重上映,此片是根据著名的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改编。名作,名导,名角加盟,使电影一经播出观者如潮,上座率超高。色戒,顾名思义,应该是色之戒,即戒色,借用了
近日,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在国内隆重上映,此片是根据著名的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改编。名作,名导,名角加盟,使电影一经播出观者如潮,上座率超高。色戒,顾名思义,应该是色之戒,即戒色,借用了佛家的偈语,似乎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沧桑。
故事的发生地点在香港和上海。不能不说的是故事的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值日本侵略,烽火连年,民不聊生。有抗日的国民党政府,有从事敌后抗日的共产党,和日本扶植的汉奸南京政府。上海当时有驻外使节,开放的港口,当时被称为海上孤岛。相对有点安全感。同时也是各种间谍力量较量、斗争的场地。
女主角王佳芝本是一个单纯、漂亮的女学生,因为战乱的缘故随学校流浪到了香港,自己也没什么“主义”、“理想”,只是在好友同学的爱国举动中,可能是害怕孤立,不由自主地,仓促间就表了态,发了誓。电影中,王佳芝的迟疑、被动、迷茫,都通过镜头有明确的表现。女人永远是感性的动物。这就为她的最后悲剧埋下了原始的伏笔。
王佳芝最初的卷入,源于一场成功的爱国舞台剧的演出。漂亮的王佳芝饰演女主角,赢得如潮的掌声。或许是有虚荣的成分,成功的喜悦也需要分享。在分享成功的兴奋情绪中,几个青年学生当即又做出了更大的爱国举动——刺杀一个姓易的汉奸头目。
几个青年学生似乎都没什么党派背景。电影中情绪最激昂的邝裕民,也算是这帮学生的头目,是因为哥哥在前线抗日战死了,可以说他有家仇,又兼亡国之恨,所以在整个事件中起组织领导、贯穿作用。而在张爱玲的原著中并没有显示,纯粹是几个热血青年一时的决定,更像一个起哄的闹剧。这符合张爱玲的一贯风格。她是个不喜欢政治,不讲“主义”的人,文章更多的是从人性观点出发,摒弃那些人们强加的政治倾向。人性的,才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也正是如此,才使她的文章历经六十年魅力不减,风靡华人世界。
这帮学生要实施刺杀行动,决定通过美人计实施,美人计的主角当然是王佳芝。安排由她以麦太太的身份去接近易太太,从而达到接近易先生的目的。这样,她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情色的不归路。
影片中梁朝伟主演的易先生,尽管苍白、阴郁、多疑,但外形还算清秀、儒雅。虽是个汉奸,也不是那种脸谱化的汉奸,谁说汉奸就该獐头鼠目?不然,也不会让钓鱼的饵自动脱了购。汤唯主演的王佳芝漂亮、圆润,亭亭玉立,穿上旗袍,符合那个时代的美貌标准。特别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更传神。是实施美人计的最佳人选。王力宏主演的邝裕民,热血、英俊,典型的那个年代的爱国青年学生,因为年轻,感性多于理性。用现在的名词大概叫“愤青”。
王佳芝要在易先生身上实施美人计,傻瓜也知道意味着什么。不可避免地,要身体接触。而她在性这方面没经验,就像演戏一般,几个学生就决定,由另一个有过经验的同学先教会她,。他们以为还是舞台,似乎把一些严酷的斗争当作演戏一般。又是稀里糊涂地做了。而她真正喜欢的邝裕民却站在一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人算不如天算。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大,在香港没有来得及行动,易先生就匆匆回上海了。计划随之搁置,人员四散。王佳芝却因这次不成功的计划被同学们另眼相看,“看见那些人可憎的眼光打量着她,带着点会心的微笑,连邝裕民在内”,自己也觉得自己太傻了。所以她没有随着学校返回上海,而独自留在香港。父母和弟弟都到法国去了,刚好赶上战争,她又没有去法国的路费,只好一个人在香港漂着,可谓是孤独无奈。三年之后,王佳芝不得不回到上海,借住在舅舅家里。因为舅母的刻薄,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总之是抑郁和不顺心。恰好那一帮同学又看到了她,邝裕民专门找到她,这次似乎有了组织的介入,让她继续从事刺杀汉奸易先生的美人计。她因为有了以前的稀里糊涂的失身,也义不容辞地同意了。
王佳芝化妆的麦太太就开始粉墨登场。
与易先生的接触并非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首先,出于职业的特殊性,当然是汉奸的招恨原因,多次遭受追杀,提心吊胆的日子里,“他自己实搞特工的,不起疑也都狡兔三窟,务必叫人捉摸不定”,养成了多疑、善变的特征;其次,可能是发迹的原因,面临的诱惑太多,顾不过来。张爱玲的小说中用了几句描写:“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还非得盯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总之,见面的机会是有限的,而且总是他临时决定。这也给刺杀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
就在这时断时续的接触中,王佳芝的感情也起着微妙的变化。可能是就没有真正恋爱过,以为对易先生就是爱上了。
影片中出现过三次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性爱场面,都是给人一种沉重和绝望的感觉。在上海,王佳芝和易先生的第一次单独面对的台词是:“三年了,我们都还活着。”不胜悲凉,溢于言表。生逢乱世,命如草芥,朝不保夕。不管政见有多么不同,对社会大气候的无奈是一样的。
时代是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张爱玲对小人物的定位就是这样: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在另一篇文章里,她写道:“这是乱世。晚烟里,我想起许多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个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对于做了汉奸的易先生来说,如惊弓之鸟,过的是朝不保夕的恐慌日子,就像他在台词里说的:怕黑,黑的地方从来不去。不会相信任何人。实际上非常寂寞;对王佳芝来说,身世飘零,感情无所依托,上司的无情利用,非常孤独害怕。于是,在假戏上演的做爱中,两个绝望的人也抱得更紧,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紧紧抓住乱世里仅存的温情,从片刻的放纵中,就近求得灵魂的短暂平衡。
梁朝伟对角色的把握十分到位。小说主要靠文字的叙述,阅读的人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而电影,则是靠镜头的推进来表现的。演员的表现力相当重要。易先生做为汉奸的阴冷、狠毒、奸诈都有充分的显示。人性的另一面,二人独处的时间,易先生眼神中对王佳芝总透出温情和怜惜,或许是真的怜惜,或许是爱上了,或许是王佳芝会错了意,不管怎样,感性的女人以为这就是爱了。于是,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候,王佳芝因为爱,放走易先生,却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且看故事的高潮:钻戒的交易成功后,王佳芝和易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