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见“爱心专座”
送女儿去上学,挤公交车,见缝插人。售票员还在喊“往里面点,往里面点,还要上来两个”,唉,一声叹息!小小老百姓,无财无权,只有挤公交的,没福份坐轿车、专车的。自怜自叹一回!却一眼看见后排还有个空座,忙叫
送女儿去上学,挤公交车,见缝插人。售票员还在喊“往里面点,往里面点,还要上来两个”,唉,一声叹息!小小老百姓,无财无权,只有挤公交的,没福份坐轿车、专车的。自怜自叹一回!却一眼看见后排还有个空座,忙叫女儿坐上去。她看了一眼,当作没有听见我的话,抓住椅子靠背,望着车窗外。当然,马上就有一位五大三粗的男人毫不犹豫把其肥大的屁股安放上去,并长长的吐了口气。旁边男女老幼,也都见惯不惊抓好吊环、座椅靠背,无暇他顾。下车后,我问8岁的女儿为什么不坐她身边的座位,她白我一眼说“妈妈,你真的太近视,,你没看见那个座位上写了‘爱心专座’四个字吗?旁边老奶奶还没有坐呢,我怎么能坐呢?”我一时恍然大悟,随即又责怪她“你不如抢坐下让给老奶奶,被那个男的钻了空”。女儿笑笑“妈,你不也抢不赢谁的么?遗传啊!”我只有无奈摇头。
有多么久远了啊?大街上、公交上、超市里……,尊老爱幼似乎已不成其为了传统。而常常看到的情形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能争夺拼比抢先的才是胜利者、聪明人,谦让落后被当成畏畏缩缩,没有冲劲、魄力、怯懦。那个大男人,他前面就有个抱小孩的妇女,旁边有老态龙钟的老人,他没有看见。他只看得见有个空座位,凭体力冲劲、敏捷灵活,那个座位显然非他莫属。他眼里没有妇女儿童老人,长期养成的拼抢争夺习惯,已内化成了某些人的精神。
其实,孩子眼睛是看清楚了的,我相信车里还有人也是看清楚了的,那里设的是“爱心专座”。我的孩子还小,她也是属于被照顾、呵护的对象,但是,她看见有比她更小的孩子、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就自愿献出了小小的爱心。这让我想起读者上一篇文章,作者说初到德国留学,看见德国人做事非常守时、严谨、诚信,他很不适应,认为几近于刻板、傻气,比如,有一次他去排队买票,看见长长的队伍慢慢的挪动,而紧挨着的窗口前只有一两个人排队买票,那是残疾人通道,这边队列没有一个人去抢先、加塞,都在自己的队列安静排队。生活久了,就知道了德国人是最讲规则、秩序,除了在球场、赛马场等地方大肆挥洒他们拼夺的精力、如火热情,他们把自律、自由统一得很好。而我们国家呢,讲求中庸礼让的文明古国,却总是不左即右,不是讲大公得无点点私,就是讲私欲膨胀,反正为我所用。国民素质一对比,就可见差距了。不过,有人又说了,人家的国民福利、经济基础,我们更是差得远,你咋没看到?
看来,即使小小“爱心专座”,从提出口号到具体实施到真的落实,也是任重道远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算是梦游里的一点新奇故事
下一篇:由韩国抢注中国的风水文化说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