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潜伏了吗? 近来繁务缠身,为了五斗米而奔忙,很少上Q。今天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迫不及待地走进自己心灵的家园—QQ空间,一位相交多年的网友的留言令人不禁开颜一笑,“花生,花生... 杂文 2025-03-29 0
谈“睡” 对于“睡”这个字或词来讲,它好像近乎于同生命一样重要。没听说过哪个只干活而不睡的;或者只吃不睡的。要是某个人永远醒不过来了,大概不用说这人的生命就结束了。然而真... 杂文 2025-03-29 0
一曲爱情挽歌 长篇叙事诗《出嫁情人》是周正民先生继《季节河》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力作。作者用诗歌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感情丰富细腻,文笔流畅优美。一口气读完《出... 杂文 2025-03-29 0
酒酿诗魂千古芳 诗酒文章,自古酒就和文学就有着不解之缘。据史记载,饮酒之风始于夏商,不过流传下来的多是“酒池肉林”荒淫奢侈、以酒误国的惨痛教训。东汉末年皇室衰微,群雄并起,诸侯... 杂文 2025-03-29 0
算是梦游里的一点新奇故事 好久没有骂人了。倒不是我有多么的高尚,而是面对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事情,我早就已经有些麻木不仁了。几年前跟着别人走进股市,心想好好的捞上一把,没想到了那次的奥运会刚... 杂文 2025-03-29 0
中国人素质低表现在哪些方面(一) 这个话题既乏味又无聊,不过反思、归纳一下,有助于看清越来越有自信感和自豪感的我们中国人离文明到底还有多遥远。1、不习惯排队。除了极少数的场合人们会排队,在大多情... 杂文 2025-03-28 0
破碎的花瓶 近日才听说,悬在我头上的那把体制外的三把剑中的一个被它的诸多仇人中的一个穿了小鞋,这就应了王爷的那句话:你等着,子不杀儿,自有人杀之。做人还是安稳老实一点比较好... 杂文 2025-03-28 0
关于诗和其他的演讲(第五辑) 江南今天雨大,湿着衬衣和人在电话里谈了会马勒,冻得半死,他的作品要在月底到苏州上演,所以本地的音乐人都很激动,因为马勒作品的宏大和深刻,乃至据说当今世界上所有的... 杂文 2025-03-28 0
注意:背后有人 文字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却不是社会进步与否、民主和文明高低的标识。一直有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和界定着,当时,却没有这么深想。其实,现在看来,这样的主题与分析,还是... 杂文 2025-03-28 0
医院以创收为主业 这是发生在毫不相干的两个地方的两则新闻,但是两则新闻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则新闻说的都是一个事实,即医院不是以治病救人为职责,而以创收捞钱为主业。让人总有些骨... 杂文 2025-03-28 0
“工程”情结 我给相邻地方的学友打电话叙旧。他在电话那一头诉苦说,太忙,今天一个民生工程,明天又一个民生工程,哪一项都要形成文字。他说,这民生工程是个新鲜玩艺儿,绞尽脑汁都应... 杂文 2025-03-28 0
改革源自观念的突破 年过不惑的人一定记得,我们从哪个文化生活和物质资源都十分匮乏的年代一路走来,很难想象,3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想起30年前,商场橱窗... 杂文 2025-03-28 0
标语文化的功与过 我没出过国门,绝对的孤陋寡闻,不知道别的国家的电杆上、房子的墙壁上有没有像我们一样挂着的、写上的各类宣传标语,但敢肯定的是,标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我国是有着悠... 杂文 2025-03-28 0
《抽屉里的情书》影评 谁没有没能说出口的话?与重要的人分居两地,总也说不出口的“谢谢”,近在身边,却因为难为情而羞于出口的“对不起”,无法找到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心意的窘困,大概每个... 杂文 2025-03-27 0
略谈中国城市部分市民的自信 近几年来,中国人开始甚是推崇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更是奉为全人类的瑰宝。远了不说,这与“五四”时期,就很不一样,这也许是时代发展的缘故吧。总之,在传统文化方... 杂文 2025-03-27 0
缺乏创见是最大的抄袭 在中国青年报5月25日报道了《“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后,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举报,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 杂文 2025-03-27 0
名人与麻烦 似乎名人与麻烦总是纠结不清,其实并不是普通人就没有麻烦,只不过普通人的麻烦没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而已。比如普通人不小心跌了一交,在外人看来只能是他自己倒霉;但若是名... 杂文 2025-03-27 0
音乐与绘画的反向形式 一幅意境悠远的绘画令人赏心悦目,一曲震慑心魂的音乐使人荡气回肠。绘画始于视觉,婴儿出世初睁双眼,缤纷缭绕的现实世界尽展眼帘。在认知物的本质之前,婴儿与任何动物无... 杂文 2025-03-27 0
孩子们的月亮何时圆 “六一”儿童节前夕,我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回到老家——一个普通的村庄,走访了几个“留守儿童”家庭。我离开家乡已经多年,走进农户,除了熟悉而亲切的乡音,除了依稀可... 杂文 2025-03-27 0
看《我的1919》有感 对于九十几年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各种资料去了解,毕竟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比较单一,无法形成较深的共鸣,而《我的1919》这部影片则从一个亲历巴黎和会... 杂文 2025-03-26 0